首页

www.umhom1.com

时间:2025-05-23 09:13:34 作者:江西南昌完成196.5万亩早稻栽播工作 农机赋能保丰收 浏览量:82567

  现在,中国网民人数已突破10亿,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社会。然而,网络暴力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让造谣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治理网暴,法院都做了哪些工作,一起来听听最高法的工作报告↓↓↓

  严惩“按键伤人”

  让公权力为受害者撑腰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张军:从严惩治网络暴力。针对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按键杀人”,出台司法政策,严惩网暴恶意发起、组织及屡教不改者。明确网络侮辱诽谤,造成被害人、其近亲属身心严重损害后果,或者随意以普通公众为侵害对象等,以公诉案件追究刑事责任。杨某为泄私愤在网上散布未成年人私密信息,致被害人不堪受辱自杀身亡,被提起公诉,法院以侮辱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网暴行为必须付出代价。

  严厉惩处网络暴力

  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让网络谣言的违法成本提高,法院都做了哪些工作?惩治网络暴力的这些司法政策出台后,目前有哪些成效?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任 林文学:网络暴力使得人人自危,大家都怕成为下一个被网暴的对象。人民法院必须依法严厉惩处,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通过网络侵犯他人,除了要承担删帖、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外,情节严重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去年,最高法院会同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亮明司法态度。

  第一,根据网暴行为性质不同,分别以侮辱罪、诽谤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

  第二,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组织“水军”“打手”,要依法从严处罚。例如杨某侮辱案,杨某将未成年人私密信息散布到网上,致未成年人自杀身亡,法院以侮辱罪判处其有期徒刑。

  第三,为解决受害人取证难的问题,指导意见明确,在侮辱罪、诽谤罪自诉案件中,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在“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或者随意以普通公众为网暴对象”等情形下,适用公诉程序,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审理,用“公权力”保护被害人。

  2023年,适用诽谤的公诉程序案件增长10.3%,有罪判决人数增长102.4%。2023年网暴案件数量仍有增长,但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极端个案已大为减少。网暴治理取得成效。

  人民法院对人民群众的糟心事、揪心事、堵心事,坚持“如我在诉”,直面问题。除了网暴治理外,还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高额彩礼、家庭暴力治理等均发布典型案例或出台司法政策,加以规范和引导。去年全国法院审理涉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案件539.1万件,同比增长14.2%。

  校园安全须共同守护

  一句恶言伤人心,一个动作可能会伤人身。尤其是在校园内,同学间的一个玩笑,结果导致对方受伤。这种情况怎么办?在最高法工作报告中,一起因“抽凳子”引发的纠纷案件,也写入其中。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张军:依法引领校园保护。小学生体育课意外受伤,家长起诉学校,校方已尽到必要教育管理责任和救助义务,法院判定学校不担责。对学校依规组织体育活动等不施以苛责,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学生校内“抽凳子”玩闹受伤,学校强调学生守则,老师经常提醒,已充分尽职,法院判决由“闯祸”孩子家长担责。孩子虽在校,家长也有责,校园安全须共同守护。

  司法力量和温度

  让学校与学生“双向奔赴”

  在“抽凳子”案中,恶作剧同学家长被判承担赔偿责任,赔付十万元。学校也是被告一方,但法院最终判决学校不担责。

  在校园里,学生受伤了,学校的责任要如何认定,法院办案中如何平衡各方权益,实现最佳效果?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任 林文学:一段时间以来,学校不安排孩子玩耍,甚至课间不让孩子出教室,家长十分揪心,十分担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在这方面,司法要有所作为,要通过司法力量与温度让学校与学生完成“双向奔赴”,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构建一个融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网络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于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对学校已经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就不应该让学校承担责任。

  对于学校是否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应参照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学生校内“抽凳子”导致孩子坐空仰倒受伤案,学校已经对学生进行纪律、安全教育,反复强调遵守学生守则,老师经常提醒,受伤后及时告知家长并送医院治疗。法院认为,学校尽到了教育管理职责,不应判令学校承担责任,应由负有法定监护职责的闯祸孩子家长承担责任。

  报告中对医患矛盾,明确医疗机构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的,不承担责任。让符合诊疗规范的医院有保障,让全力救治患者的医生受保护。

  面对矛盾冲突,面对热点敏感问题,人民法院要坚持能动司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司法政策供给,促进良法善治,注重实质性化解矛盾,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近几年,新业态劳动争议、“隐形加班”等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此外,去年四川两岁女童被大型烈犬咬致重伤,让宠物伤人事件再次成为焦点。一起来听听最高法的工作报告是如何说的↓↓↓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张军: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审结涉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14.2万件。破除以劳务连环外包、诱导注册个体户等方式规避用工责任的“障眼法”,有力支持依法维权。依法审理“宠物伤人”案件,明确饲养宠物是个人权利、管住管好是法定义务。

  饲养宠物是个人权利

  管住管好是法定义务

  文明养宠物是共识,但是怎么才能落到实处,却是难题。对此,法院出台了什么举措来破解难题呢?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任 林文学:自家的狗“很萌很可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但不文明、不规范养狗对社区安全、卫生防疫甚至对他人人身健康带来危害。最高法院发布典型案例,落实民法典规定,明确了以下规则:

  第一,饲养了禁止饲养的烈性犬、大型犬造成他人损害的,无论受害人有无过错,饲养人均应承担全部责任。比如,典型案例中刘某饲养了禁止饲养的阿拉斯加犬,尽管受害人逗犬,自身也有过错,但养犬人刘某依法要承担全部责任。

  第二,饲养了不是禁止饲养的动物,如果违反管理规定,比如不束犬链、由未成年人单独遛狗,给他人造成损害,饲养人也要承担全部责任。只有在能够证明受害人是故意的情况下,才能减轻责任,但不能免除责任。

  第三,饲养了不是禁止饲养的动物,也不违反管理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就没有责任呢?只有证明受害人故意时才可以免除责任,在受害人有重大过失时才可以减轻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要想证明受害人对于自身损害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十分困难。所以要文明养犬,依规养犬。饲养宠物是个人权利,管住管好是法定义务。

  诸如宠物伤人的案例,整个报告中有62个,报告用鲜活的案例传递价值导向,树立行为规则,引领法治进步。全国法院去年建立案件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加强管理,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去年全国法院审理执行了4526.8万个案件,通过每一个具体案件,做实为大局服务,做实为人民司法。

  “知假买假”裁判标准不一问题

  得到规范

  法院判决的意义不仅在定分止争,还在于引领社会风尚。有人“知假买假”,告上法院,要求十倍赔偿。这样的情况法院要如何判呢?相关案例也被写入最高法工作报告,一起来看↓↓↓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张军:做实抓前端、治未病,以能动司法促推国家和社会治理。针对“知假买假”索赔,有利于惩治假冒伪劣,也存在借维权敲诈等乱象。发布典型案例,亮明惩治造假售假司法态度,明确只在“生活消费”范围内支持惩罚性赔偿,公众、商家广泛认可,延宕20多年的“知假买假”裁判标准不一问题得到规范。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任 林文学:知假买假,就是购买者明知是假冒伪劣,仍然购买,并主张价款十倍惩罚性赔偿的行为。知假买假十倍惩罚性赔偿有利于惩治假冒伪劣,也存在借维权敲诈勒索等乱象。社会各方面一直存在不同认识,司法实践也不完全一致。最高法院发布典型案例,亮明了惩治造假售假的鲜明态度,同时依据《食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精神,明确在“生活消费”范围内支持惩罚性赔偿请求。这一司法态度,不仅依法支持消费者维权,发挥人民群众对违法行为的监督作用,也有利于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比如,张某分46次购买46枚过期咸鸭蛋,一枚咸鸭蛋2.2元,依照赔偿金额不足1千元按1千元赔偿的规定,起诉商家赔偿4.6万元。法院认为,这不符合正常消费习惯,依法认定张某购买咸鸭蛋总价款101.2元为“生活消费”,支持10倍惩罚性赔偿共1012元。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除了加重民事责任外,人民法院在办理民事案件中,发现生产销售行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可以通过司法建议等方式建议行政机关进行查处,发现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通过立体打击、源头治理,共同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张李彬 曾晓蕾 常杨 祝田夫 刘扬) 【编辑:梁异】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光辉历程经验与启示述评之三

意见》提出,要突出能力过硬,着力打造堪当重任的监管干部队伍。要着力锻造坚强领导集体,强化证监会系统各级“一把手”和班子其他成员管党治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持续抓好系统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健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政策措施,引导干部吃苦在前、实干在先,在金融报国、钻研业务上作表率、当先锋。要切实加强从严监管,把严的导向体现到监管执行、监管效果等各方面,坚决落实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坚持既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严禁“无照驾驶”,严查“有照违章”,落实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要求,提升发行上市监管效能,提升机构监管效能,提升科技监管效能,提升稽查执法效能,特别是对于投资者反映强烈的违法问题,要严查快办,让违法者付出惨痛代价。要下大力气提升监管履职能力,全面落实中国证监会“三定”规定,理顺职能定位和监管职责,强化全系统“一盘棋”,增强一线监管力量,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提高监管的协同性和有效性,扎实开展多层次任职培训、专业培训,增强监管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要提升依法监管能力,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资本市场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供给。要严格监管问责,推动监管干部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务求承担起发行审核、持续监管等全过程的责任。

大型话剧《北上》浙江杭州首演 展现运河儿女精神图腾

“伊儒会通”又称回儒会通,是指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交流、沟通与融合等,内容涵盖哲学、道德修养和习俗等诸领域。明清时期,一批精通儒释道经典的伊斯兰学者将伊斯兰文化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保持伊斯兰教本质特性的基础上,融合儒家文化的一些内涵,对促进伊斯兰教中国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

近年来,汕尾市聚焦海洋渔业百亿级产业大平台,以甘薯、丝苗米、生猪、荔枝、茶叶、青梅等6个十亿级产业为主导,大力培育陂洋菠萝、晨洲生蚝、宝楼生姜等N个特色产品,形成“1+6+N”的产业发展格局。

秦安股份去年营收净利双增 研发投入增速并未完全跟上

“十多年前,许多人说起‘中国制造’还会认为‘便宜没好货’,但现在不一样,我在很多韩国朋友的家里,在韩国的大超市中,都能看到中国品牌智能家电。在我从事的厨电行业,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正向高端化发展。”文广才说。

保持“满格电” 时刻在状态——来自新疆的全国政协委员精心准备认真履职

原生态是湿地最显著的特征。只有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才能促进湿地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协调发展。我们要有效发挥湿地的生态、生产、生活功能,让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共享的绿色空间、幸福家园。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